友人手機傳來澎湖當天早上的照片,灰暗的厚雲籠罩天空,沒想到下了飛機後卻是天氣晴朗。澎湖鳥會的理事長許自由老師和周麗炤老師到機場來接我們,上了遊覽車周老師跟我們說,雖然天氣看起來轉好,但因為海上風浪還是十分的大,這幾天需要看天氣才知道是否能夠出海了,有可能原訂行程往南部海域的船都無法前往,雖然有些遺憾,但因為有在地鳥會兩位老師的接待和解說,還是讓我十分期待這次的行程能夠對澎湖更加認識。
(圖左)漁翁島燈塔(圖右)西臺餌砲
第一天的行程我們直接往澎湖西嶼鄉。當遊覽車經過連結白沙鄉和西嶼鄉的跨海大橋時,司機特別放慢了些速度,讓我們可以欣賞舊橋墩上築巢的蒼燕鷗,幾乎每個橋墩上都有,大家在遊覽車上驚呼。到了漁翁島燈塔,才一下車就聽見小雲雀悅耳的歌聲,和半天高的身影,結果大家停在原地都不想動了,周老師笑才只是小雲雀就讓大家這麼興奮,接下來三天可是會小雲雀看到飽呢!雪白的漁翁島燈塔在陽光下照耀下發亮,讓人忘了颱風的存在。因為澎湖自古也是軍事國防上的重要據點,除了燈塔旁仍有駐軍和軍事設備外,我們還看了「西臺餌砲」,餌砲並不是真正的大砲,只是水泥的訪造物,這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擾亂空軍轟炸而用的小伎倆,依然保留至今。
(圖左)大菓葉玄武岩(圖右)二崁傳統聚落
澎湖的自然旅遊,除了賞鳥之外,還有特殊的玄武岩地形,因此我們也來到了「大菓葉玄武岩」,欣賞長達100公尺,高8公尺的柱狀玄武岩,岩柱前有因天雨積水形成的水池,水草的輕柔更襯托了岩柱的雄偉。接著我們來到二崁傳統聚落保存區,這裡不僅保留了傳統的建築,也用社區營造和文化產業的方式,向遊客介紹澎湖的民俗文化,賣金瓜粿的阿嬤還獻唱了當地的褒歌,雖然澎湖腔的台語有些難懂,但是十分俏皮有趣。
傍晚時分,為了讓剛剛過跨海大橋吵著下車的我們滿足心願,我們用步行的方式走上跨海大橋,眺望舊橋墩上的蒼燕鷗,可以聽到蒼燕鷗的叫聲,欣賞他們在海上飛舞的白色身影,真是優美。
第二天根據船家的回報,海上的風浪最遠只能勉強開到望安,因此原訂的貓嶼等澎湖南部海域的賞鳥計畫只能取消,畢竟安全至上,倘若勉強出海,過大的風浪也只會讓大家忙著吐也無暇賞鳥吧!因此早上我們前往離馬公比較近的桶盤嶼和虎井嶼,繼續欣賞澎湖的玄武岩奇景。玄武岩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火成岩,其岩漿黏度小,流動性大,因此容易形成廣大的熔岩台地,經過風化和侵蝕,形成了我們所見的五角或六角柱狀解理,而在桶盤嶼的海邊,因為劇烈的風化侵蝕,讓玄武岩上產生許多的洞像蜂巢一般,當地又稱為「貓公石」。海岸邊蔓荊、馬鞍藤等海濱植物花朵盛開,仙人掌也開出黃色的花朵。特別的是這次因為是退潮的時間,我們走到西南邊看到熔岩的噴出口,同心圓的形狀被稱為蓮花座。可惜的是縣政府為了鋪一條環島的道路,引進了許多砂岩,跟當地的地質地形無法融合,當時周老師也曾提過建言,可惜最後還是如此施工,十分可惜。離開桶盤嶼時周老師特別請船長帶我們從海上繞島,再次欣賞桶盤之美,站在島上感覺自己的渺小,遠望則敬佩桶盤的壯闊。
(圖左)周老師講解貓公石(圖右)桶盤嶼蓮花座
離開桶盤我們繼續坐著雲霄飛船前往虎井,島上有忙碌的小巴來回接著客人,島上有很多山羊,都是當地人飼養的,四處在草原和玄武岩上漫步,是很有趣的畫面,這邊的草原也有很多小雲雀。另外也有二次大戰日軍留下的軍事遺跡,在這裡我們也品嚐了澎湖特產仙人掌冰,和鮮魚湯。回程的船依舊顛簸,我坐在船尾若不是用雨衣蓋住,早就一身濕了。下午我們到澎湖水族館,在車上我們就看到館前有中杓鷸停在步道欄杆上,因此下車後有興趣的鳥友就先到館前賞鳥,在這邊看到了東方環頸鴴、一群黃足鷸、中杓鷸和翻石鷸,數量雖不多但終於有賞到鳥啦!進入水族館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綠蠵龜,還有大水箱的餵食秀,許多魟魚搶食的畫面,周老師也是水族館的志工,在這裡他也可以跟我們解說澎湖海洋生態之美。這天晚上大家還一起欣賞了澎湖花火節的煙火。
(圖左)虎井嶼的羊(圖右)水族館前中杓鷸、黃足鷸、翻石鷸
第三天終於要出海尋訪燕鷗了,一早我們先往澎澎灘,這是一個新生的沙灘島,因為有燕鷗在此繁殖,但當地也想在此雪白的沙灘上經營水上活動,因此在島上拉了界線,一邊是燕鷗保護區,一邊則繼續開放水上活動經營,能夠做成這樣的決議,我想應該也是不容易的。我們因為到的早,水上活動還沒開始,在很近的距離就能看到蒼燕鷗的巢和蛋,也看到向親鳥討食的小燕鷗亞成鳥,還有紅燕鷗,但我們雖沒越線,蒼燕鷗對我們的到來還是十分緊張,因為巢實在太近,他們也想趕快下來護巢孵蛋,因此會攻擊落單的人,我們盡量聚集在一起觀察過後,就趕快離開繁殖的區域。離開澎澎灘,我們在海上欣賞旁邊員貝嶼的海蝕柱,在船長的解說下,不同角度顯出不同的型態,更特別的是像是百褶裙般的玄武岩地形,讓硬梆梆的岩石顯得柔美。
(圖左)澎澎灘 (圖右) 紅燕鷗
緊接著我們繼續前往雞善嶼,在島上有紅燕鷗和鳳頭燕鷗繁殖,在靠近海邊的礁石上全部都是紅燕鷗,而島上小山坡上密密麻麻的白色小點,全部都是鳳頭燕鷗,看來他們自己選好自己喜歡的區域了,雖然船停下賞鳥就很晃,但是看到如此壯觀的燕鷗群,已經忘記暈船這回事了。錠鉤嶼上則是白眉燕鷗的天下,頭頂的白眉從正面看,好像白色一樣的V字,十分清楚,原本對燕鷗一直很陌生的我,看了這麼多燕鷗後,除了學習辨識以外,更驚喜的是在海上看他們聚集、鳴叫、遨翔是這麼的自在逍遙,當我們乘坐的船隻駛離,還有鳳頭燕鷗追著我們,在船上遨翔嬉戲,而且我們還目睹了海上有數百隻燕鷗正在一起覓食,不斷衝下海面補食,周老師說這樣的景觀不常見,我們這團真是幸運阿。這裡的海域生產豐富的丁香魚,也讓這些燕鷗能在此飽餐、繁殖下一代。
(圖左)白眉燕鷗 (圖右)海上遇鳳頭燕鷗覓食
中午在鳥嶼用餐後,下午我們到葵壁山遊憩區,雖然因為潮水時間不對,沒有看到往赤嶼的道路在海中出現,但在此我們又用單筒望遠鏡遠望早上前往的雞善嶼,還能看到一片白色的鳳頭燕鷗山頭呢!回到馬公接下來自由活動的時間,大家分頭探訪了天后宮、四眼井、老街等歷史建物,也有人走到山坡上找到明星潘安邦和張雨生的故居。澎湖可以欣賞的景點太多,三天的時間實在不足夠,加上這次燕鷗家族少看了南方海域的玄燕鷗,看來,澎湖還得多來幾次才行。
四眼井
這次的澎湖之行,十分感謝澎湖鳥會,許自由老師週日假期都陪著我們賞鳥解說,最後還到機場送機,周麗炤老師從一開始的行程規劃就十分用心,特別到台北鳥會開會討論,又因為天候的影響不斷動腦筋修改行程,也因為他對在地的淵博知識,讓我們這趟旅程成為認識澎湖生態、文化的深度之旅,雖因為颱風攪局,卻不覺遺憾。
日期:2014年6月15-17日
發表於台北鳥會冠羽月刊2014年8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