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世界最大的水族館--Georgia Aquarium(二)



接下來我們就往Ocean Voyager館移動,這個館主要就是巨大的水族箱與海底隧道,而裡面的明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Whale Shark)。


除了一般海底隧道會有的,站在上面可以跟著移動的海底走廊外,他也開了一些適合小朋友鑽進去的小洞,讓小朋友可以由不同的視野來欣賞海底的魚類。

當我在裡面觀看這些魚群時,一直覺得Whale Shark翻譯成鯨鯊,這個名詞越念越熟悉,好像在哪裡聽過。後來,當鯨鯊從我的頭上游過,看到他身上的班紋,越看越眼熟。後來我突然想到,鯨鯊,不就是台灣人一般俗稱的豆腐鯊嗎(因為肉質雪白細緻而有此稱號)?不過當下我並沒有很確定,直到進了館內的某個空間,牆上的螢幕突然出現太魯閣的長春祠,並開始介紹鯨鯊的影片,我就發現我想的是正確的啦!

這個館中當時共有四隻鯨鯊(2007/1/11其中一隻去世,目前只有三隻),其中有兩隻是從台灣的花蓮來的,在運送之前,花蓮的漁民先訓練他們被餵食的技巧,當漁民敲桶子的時候,一隻鯨鯊吃黃色桶子內的食物,另一隻吃綠色桶子內的食物,以確保他們未來可以正確被餵食。另外他們的食物也需要特別的被處理,看來要在水族館內飼養鯨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水族箱內的小魚群很喜歡靠著鯨鯊游泳,大概是因為鯨鯊大雖大,但是它本身對於這些魚類是沒有傷害性的,反而這些小魚可以把它當作靠山吧!

一群從台灣來的人,在亞特蘭大看著台灣來的鯊魚,感覺真是奇妙阿!但其實其他國家的人是不吃鯨鯊的,台灣算是消費的最大地區,甚至有漁民到菲律賓去補,就是要規避台灣政府限制捕獲的數量,想起來,心情真是複雜。還是希望政府可以真正重視海洋資源的保育,不是只是送兩隻鯊魚到國外去而已。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兩隻鯨鯊若是拿來食用,相信這樣做的價值遠低於被展示(當然我更希望他們可以自由在大海中),政府是否可以從中,看到觀光附加的價值,而從中找出可以幫助漁民也保護資源的一條路呢?(而不是像是消費曼波魚和黑鮪魚一樣,同樣落入只能吃的循環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