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日 星期五

[電影]The Queen 黛妃與女皇

黛妃與女王「The Queen」這個片名,乍看之下不知道是指歷史上的哪位女王,但中文片名譯為「黛妃與女皇」,開門見山的點出這部片的內容。裡面主要是用一種說故事的方式,談黛安娜王妃過世的那一週,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及皇室)所經歷的心理波折,面對群眾和媒體的反應,以及才剛選上首相的布萊爾之間的明爭暗鬥。當然,這是一個觀點,也是一個半虛擬的故事,並不全然代表真實的歷史。


在觀看這樣的電影時,我有種奇妙的感覺,因為自己知道這個歷史,而片中有許多的片段,是使用真實的新聞或是電視節目組合而成,像是黛妃的訪問,現場滿山滿谷追悼的花束,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的聲明,都是真實的歷史片段,也讓人感覺看這部電影,有種假假真真的氣氛,有點像是紀錄片,但卻不是。


而片中主要刻畫的還是如英文片名the queen,是在說女王的角色,我自己覺得這部電影對於女王雖是有褒有貶,但整體說來同情的成分居多,至少讓我覺得,女王真是不好當,裡面也一直強調他在年輕時也沒有什麼選擇的就任女王,就必須面對繁重的事務日復一日幾十年,實在是很不容易。女王煎熬的角色,就像是影片裡荒野中的大公鹿,即使美麗地頭上長了分十四岔的角,終究還是死於槍法不精的銀行家之手,如果是死於能讓他一槍斃命的獵戶手上也許還痛快些,就像是不明白女王需要面對種種傳統和各種不同聲音的人,只要一個聳動的報紙標題,一份反對皇室的調查報告,就像是一顆瞄不准的子彈,痛苦,卻也無法解決。

至於片中的男性感覺起來就弱了些,也許因為不是主角,像是脾氣不好只堅持己見的英國女王的老公,懦弱不知所措,想靠邊站的查爾斯王子,一心想出頭,最後立場動搖不定的布萊爾首相,雖然看來好像布萊爾的建議,皇室都被迫要接受,但片中卻是女王被布萊爾深深認可,連他的妻子都要嘲笑,工黨的領袖最後都會愛上女王(片中講到女王的性格類似布萊爾的母親)。the queen


看完之後我跟雨漣都覺得,蠻想知道英國人對於這部片的內容評價如何,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因為我不是英國人,也不曾去過英國,對於這個事件的感受比較沒有那麼深刻,只能從在澳洲的生活中稍稍感受到那種對於女王存在有些尊敬,但又覺得不太必要的味道,就像是雞肋一樣。也許保持著目前這位女王還在世,不要有所更動,會是一個最好的情況吧!但也許就因為這樣,中文片名不但要搞成「黛妃與女皇」,把那個對立的元素加進去,再宣傳的文宣上,還要搞的有點辛辣,「全民愛戴的萬人迷,卻是女皇的眼中釘」,一副就是要揭開皇室所有醜聞密辛的感覺,但回家查了英文的版本我就很喜歡,「Tradition Prepared Her, Change will Define Her」,比較是針對個人面對危機的一個處理,但也許這樣子就無法吸引對於女王這個角色沒有什麼心裡上期待的人吧!而在台灣的文化下,不搞的重口味一點,大概也沒有人想看英國女王的心境轉變,而劇中當然也沒有講到黛妃是怎麼死的,也沒有任何的揣測,所以如果是為了看這部份的人,就可以不用看這部片了。

2 則留言:

  1. 看完這部片子,我一度以為這是英相Blair自行出資拍攝的片子!!!!

    回覆刪除
  2. 哈!在裡面的確把他形容的足智多謀但是又有點軟弱的感覺好像女人反而都比較強勢一點: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