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9日 星期六

the Art Centre--維多利亞藝術中心


在墨爾本市中心最醒目的地標之一大概就是 the Art Centre(不要覺得我拼錯了Centre,因為澳洲的英文是使用英國式的拼法),第一次遠遠看見這個尖塔的時候,真無法把他跟劇院或是音樂廳聯想在一起,因為對我來說這樣的尖塔太突兀了一點,不過看久了也覺得習慣它的存在,畢竟墨爾本市區內的建築,就是各種新舊雜陳在一起,有個誇張的尖塔也不稀奇吧!



剛到語文學校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第一天上課的City Tour,雖然也沒帶我們到哪去,只是教學生如何買車票,如何從學校坐Tram(電車)和Train(火車),不過其中一位帶隊的Robert老師因為很喜歡藝術,所以跟我們大力推薦the Art Centre,鼓勵我們有機會一定要來看表演。剛好那段時間台灣的雲門舞集到墨爾本演出,大大的海報張貼在 Hamer Hall的外牆上,一開始我還沒有馬上意會,但立刻發現Cloud Gate就是雲門阿!Robert還跟我們這些從台灣來的學生說,你們該帶同學一起去看,因為雲門真的很棒!雖然當時我覺得在台灣我就可以看到雲門的表演,也沒多想要帶朋友去看,不過後來卻意外的成為我跟the Art Centre的第一次接觸。



八月某個週末下午,剛好朋友Eva以前語文學校的老師Wendy一家人到她家中拜訪,到了接近晚餐時間後,Wendy說他得走了,因為他想去看雲門舞集的表演,兩年前他們曾到墨爾本表演,當時他因為遲疑,結果就錯過了,心中一直有遺憾,那天晚上也是雲門在墨爾本的最後一場,他想試試看還有沒有位置,所以要趕著走了,在走之前他問我朋友是否有興趣,結果她當下決定要一起去看,我想想也許是一個好機會有伴一起去看表演,我也可以看看the Art Centre的內部與音響效果,就像是幾年前到雪梨,我無法滿足於只是欣賞雪梨歌劇院的外觀,畢竟劇院是用來看表演的,若不進到內部看過一場表演,總覺得無法滿足,所以我也就跟著去囉!


當天演出的是雲門可說是最受歡迎的舞作「流浪者之歌」,源自赫曼‧赫塞的作品,內容是一位修道者渴慕流浪生活的心境,從開始到結尾,只見修道者動也不動的,在金黃的稻穀水流下沈寂,卻帶著靜止的力道,其他舞者的動跟他的靜,成了最大的對比,而金黃色的稻穀,像是水流一樣,在舞台上流動,被舞者揮灑,又像是沙漏一般不斷落下,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最後由一位從頭到尾堆著稻穀的舞者,緩緩的,用盡他的力氣,畫出一圈又一圈的圓,這也是最令我感動的部分。


因為當時我們是用非常趕的速度到市中心,而他們一邊開車一邊打手機給 Ticket Master 這間公司定票,並在電話中用信用卡付款,所以決定座位也是非常的趕,最後我們坐的是大概第五排的右邊的位置,而且是最貴的區域(印象中大概是七十五元澳幣吧!真的很貴),不過那天我覺得這個位置並不是很好,首先我覺得就音響來說太近並不是在好的音場範圍,而且右邊的聲音太重了,另外是太過於前面,其實當最後一幕畫同心圓的部分反而沒有辦法好好欣賞。


不過裡面的State theatre真的很漂亮,紅色的布幕上用金黃色繪出花邊,中央應該是澳洲特有鳥類 Lyrebird公鳥 的羽毛的形狀,旁邊有澳洲國花Wattle及其他的植物,在當天的舞劇結束後,讓我們久久不想離去。


圖片出自http://www.theartscentre.net.a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