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初探金包里大道(魚路古道)(上)

在十月底一個陽光普照的好天氣裡,跟著培訓的學員們一起前往陽明山,我們先到龍鳳谷學習火成岩的辨識後,就直接前往擎天岡。此時正是芒花盛開的時候,滿山的芒花隨風搖曳十分壯觀。




當天的行程由伍元和老師老師帶領,我們不走直線的路線,而是經由日人路和河南勇路兩條不同年代的古道路線串成環形回到擎天岡。其中河南勇路是用安山岩鋪成的石階,坡度較陡,而日人路因為當時要運砲上山,因此採之字路線土路,坡度較緩但路程較長。

我們先拜訪了新土地公廟後面的老土地公廟,沿著擎天岡的環狀步道前進,很快就抵達了金包里大道的入口,之前經過這個城門好幾次,但是都沒有嘗試走過,能跟著老師和學員一起走真開心。



步道的起頭,也是跟擎天岡一樣,是沒有什麼樹的草坡環境。步道的旁邊有自導式的解說牌可以參考。



從這張日人路步道圖,可以看出兩條路線的不同和交會點。



沿路有時遇到跟我們反方向的登山客,還遇到一個從金山走上來的人,真是太強了,走過較緩的之字路線後,我們走著較陡的階梯直切下去。(我爬山最怕走這種陡階梯啦XD!所以我都會乖乖的戴上護膝保護膝蓋,畢竟這要用一生的)



下山到某個高度後,樹林就出現了,四周的景觀,也從耐風喜愛陽光的植物,轉成比較陰濕的環境,走在古道上,不時可以聽見水聲,伍元老師說古道旁一定會有水,因為以前人在長途跋涉的時候不可能背很重的水(其他要運送的貨物更重要),因此會選擇方便找到水源的地方開闢連接道路。



在道路旁有一個很不明顯的小叉路,穿過一堆植物後,我們看見「賴在厝地」,如果是我自己來爬山,一定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舊房子的遺跡。(下次叫我再走一次可能也會不小心就經過了XD)



賴在厝地已無屋頂,只剩旁邊的石牆殘存,且被濃密的植物和蕨類覆蓋。穿過舊時的大門入內,其實房子本身並不大,現在也已長滿了各樣的植物,但我很喜歡這種斑駁而充滿生命力的歲月感。



站在這個跟我房間差不多大的房子裡,房屋本身也不是很高,不太知道以前的人在此怎麼生活?石牆的石塊堆的十分緊密,只有一個很小的石窗。門和窗的開口方向,應該也考慮過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而決定吧!







離開賴在厝地後,我們折返回原本的道路續前行,接下來又在一個很不清楚的叉路口,穿過溪流往前走,準備前往大油坑,但叉路口沒有非常明顯的指標。



大概也因為路跡不太明顯,感覺沒有很多人走這條岔路,經過了一大片茂密的栗蕨和芒草原後,終於抵達大油坑。



大油坑的風景十分特殊,經過楊士芳老師的解說,我們才瞭解大油坑的奧秘。噴氣孔旁佈滿了黃色的硫磺結晶,旁邊的岩石,因為換質作用,而只剩下矽、鋁等成分,顏色很白,而黑色的部分,則是因為和硫氣產生化學作用產生的化合物硫化亞鐵的顏色。大油坑曾是英商「德記硫磺礦業公司」的採硫礦場,當時是全台最大的採硫公司,現在大油坑還留有許多廢棄的採礦器材。



因為前往大油坑的路並不好找,並且經過換質作用過的岩石十分脆弱,稍微一捏就粉碎了,容易崩塌,因此也不建議大家在沒有專家帶領的情況下自行前往,如果要看類似的景觀,可以到小油坑。等國家公園做好規劃後應該會再開放吧!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