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電影】老鷹想飛~希望更多人來關心台灣

圖片來源:老鷹想飛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FlyKiteFly/

這幾年來透過網路,開始接觸黑鳶(老鷹)的議題,也一直期盼有機會能夠看到這個拍攝23年,拍攝者和被拍攝者從壯年到白頭的紀錄片,終於在今年11月上了電影的院線片,讓大家都有機會在電影院看到,而不是只是在侷限在某些環境教育的課程而已。我也很幸運的在網路上獲得觀賞的機會,和一群喜歡生態和動漫的朋友在電影院裡一起看完這部電影。

從一開始聽到小朋友唸著這段童謠就已經感動不已

「厲鷂啊厲鷂,厲鷂飛上山,嬰仔快做官,
厲鷂飛高高,嬰仔中狀元,
厲鷂飛低低,嬰仔快做老父」

這段讓我想起好幾年工作中在觀音觀鷹和其他野鳥保育課程上曾做過的努力,就這樣,我懷著滿滿的感動,讓電影和自己對話,看完整部電影。


不同於許多生態紀錄片,老鷹想飛固然也是一部紀錄老鷹生態的紀錄片,但更讓我感動的是關心老鷹的人,和老鷹與人之間交織的關係和感情。從沈振中老師開始觀察老鷹生態,對於老鷹的數量在台灣為何這麼的稀少產生疑惑,開始進行個人的研究追蹤,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到處觀察追尋,而梁導演也開始進行拍攝,雖然在鏡頭出現的人並不多,但其實後面是有許多人一起的努力,提供資訊、資源等等。當鏡頭拍到沈老師的家,竟是那麼簡單,空蕩蕩的真可說是家徒四壁,只有睡覺的床墊、幾個小櫃、別人捐的電腦和腳踏車,但是這些年的研究筆記卻有那麼多,真是讓我心頭一震,當一個正職的老師在現在不景氣的時代,薪水也算不錯了,退休也不用擔心,但他卻放棄這些,許下心願20年追鷹,我想如果是我應該無法放棄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卻也讓我感動於,原來一個人並不需要有豐富的物質生活,也可以將生命揮灑的那麼精彩,可以跨越種種限制,用生命、用心靈去追尋記錄一個物種,並感動更多人接棒完成使命。

我自己剛開始賞鳥的時候,其實對猛禽沒有太多興趣,因為在很菜的時候就被帶去墾丁賞鷹,看到芝麻大小的猛禽認不出來就覺得沒有成就感,所以難辨認的鳥我都放在後面再來慢慢研究,只是知道目前台灣的猛禽都是保育類了,數量很少,也就覺得是環境破壞了,過度開發所以就少,是開發國家必然的模式,沒有去思考太多。直到幾年前我去日本玩,去到鐮倉本來只是想看看日式建築、紫陽花和湘南海岸,但卻在出車站沒多久,就發現天空有好多的老鷹在盤旋,一路逛卻也忍不住一直看著天空,讓我驚訝的就是,哪來那麼多老鷹阿!到了湘南海岸甚至有提醒大家可能會有老鷹搶奪食物的牌子。當時我也是滿心的疑惑,為什麼像是日本這樣的國家,可以有那麼多的猛禽生存,當時覺得可能我去的是東京近郊吧!所以也算是郊外地區,環境可能也保護的比較好。

湘南海岸,因為當時沒有什麼長鏡頭,那個一點一點有的是黑鳶(可能也有混烏鴉)



後來去年去了2次香港,在高樓大廈中看見老鷹盤旋,和人的距離那麼的近,又再一次激盪了我,為什麼感覺比我們更都市的香港卻能看見這麼多老鷹呢?

當我在看「老鷹想飛」,沈老師和梁導演到了日本、香港、印度去看看當地老鷹的狀況時,也讓我又想起我自己出國時遇到的種種疑問,而這些疑問的可能解答,其實也是這幾年大家越來越關心的農業和食品安全問題。

鳥會呼籲了多年的「今日鳥類,明日人類」,就是希望提醒大家不要忽視目前鳥類(或其他動物)面臨到的生存危機,因為這些狀況將來都會通通反應到人類身上,而老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老鷹在自然界的角色,是會清除腐屍,當他們吃了這些被毒死的鳥類、老鼠,加上我們大幅破壞了他們的棲地種種原因結合下,所以台灣相較起比我們先進的日本,跟我們接近的香港,或是物質生活較差一點的印度,我們的老鷹數量都比他們少得太多。「老鷹想飛」在這個時候上映,其實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提醒我們要更支持環境友善的農業,更多在意自己到底吃了什麼樣的東西,用消費來讓台灣的農業逐漸轉型,當越來越多的環境友善農業能夠被扶植,人也健康、生物也健康。

在電影院短短的看1個多小時的電影,就能換取練了23年的功,值得!推薦大家有空要速速在電影下片前,到電影院欣賞這部難得的好紀錄片!

=========
備註:關於接棒的林惠珊(黑鳶公主)做的努力,可以在這個TVBS報導中看到更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km0CFYg3cw


想跟宣有更多交流嗎?歡迎按讚加入粉絲專頁 ^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