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國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案例】秘魯茵菲諾部落(Infierno)亞馬遜生態旅館(Posada Amazona)

u  位置
亞馬遜生態旅館(Posada Amazona)位於南美洲秘魯的馬德里迪歐斯(Madre de Dios)地區,亞馬遜河上游的支流坦波帕塔河(Tambopata River)沿岸,秘魯境內茵菲諾(Infierno)部落,設有30間具有當地特色的木造小屋。
要前往亞馬遜生態旅館,必須先前往秘魯首都利馬或庫司科,轉乘國內線航空或經陸路前往馬德里迪歐斯地區的城鎮馬爾多那多(Puerdo Maldonado),這個城鎮位於馬德里迪歐斯河和支流坦波帕塔河的交會處,近年來因開採金礦而產生許多環境、社會問題。從馬爾多那多搭乘船隻約45分鐘可以抵達。

標記處為亞馬遜生態旅館地點標記處為亞馬遜生態旅館地點資料來源:Google 地圖

u  生態旅遊資源
馬德里迪歐斯河屬於亞馬遜河流域,具有豐富的熱帶雨林生態,在坦波帕塔地區可以見到的特殊物種包括猴子,例如:松鼠猴(Squirrel Monkey)、棕捲尾猴(Brown Capuchin Monkeys)、紅面吼猴(Red Howler Monkey)、棕鬚檉柳猴(Saddle Backed Tamarins)、暗黑伶猴(Dusky Titi Monkey)。在附近的特列斯擎巴達斯(Tres Chimbadas)牛軛湖有瀕臨絕種的巨獺(Giant River Otter),可以在搭建的冠層塔中,輕鬆賞各種鸚鵡、金剛鸚鵡,亦可在金剛鸚鵡每日前往的黏土層看見大群金剛鸚鵡啄食景象。
當地的原住民文化,可藉由參觀那沛原住民植物中心(Ñape Ethno-botanical Center)瞭解當地原住民如何利用植物和草藥,在亞馬遜民宿中亦設有販賣當地原住民手工作品。遊程中不直接進入部落,維持部落生活不被遊客打擾。
u  遊程
入住亞馬遜生態旅館必須至少住宿兩晚,一般套裝行程從32夜到54夜,特殊行程包含:附專業鳥導的賞鳥行程,為有青少年的家庭安排的行程規劃。
54夜行程內容包含:第1天由馬爾多那多搭船前往,中途會附上午餐盒和當地的香蕉乾、巴西堅果小點心,抵達生態旅館後放行李,聆聽住宿的注意及安全事項,前往30公尺高的冠層塔欣賞樹冠層鳥類生態;晚餐後有工作人員跟大家介紹茵菲諾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計畫。
2日用完早餐後,到特列斯擎巴達斯(Tres Chimbadas)牛軛湖尋找巨獺、鱷魚、麝雉。午餐後到步道認識當地原住民草藥,晚餐後可以進行夜間觀察,多種青蛙是夜間的主角。
3日早上先前往欣賞多種金剛鸚鵡啄食黏土景觀,用完早餐後進行2小時的健行,探訪最大的木棉樹,沿途介紹雨林的生物多樣性。下午到部落農場欣賞各式栽種雨林植物。
4日前往巴西堅果農場,這是目前雨林農業中具有永續發展能力的產業,從採收到烘乾包裝皆可在農場完成。下午健走從高處欣賞坦波帕塔河風光。第5日搭船回到馬爾多那多,結束5日行程。

亞馬遜生態旅館房間 鸚鵡啄食泥土亞馬遜生態旅館房間,鸚鵡啄食泥土http://www.perunature.com/
u  生態旅遊發展過程
茵菲諾部落為南美洲的原住民Ese´eja族、安地斯民族與移民者共同組成。在1980年代,秘魯政府成立坦波帕塔國家自然保護區時,誤將他們的部分傳統領域劃分到保護區範圍,經過部落族人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協助抗爭,秘魯政府同意歸還,但必須同意此區域為部落保護區,禁止漁獵、農耕行為,因此在1987年時成立茵菲諾部落自治的保護區,約佔部落領域30%
1989年,雨林探險公司(Rainforest Expeditions)的創辦人愛德華(Eduardo Nycander) 在坦波帕塔河雨林買了一塊地,保護不受當地雨林濫伐的威脅,其中包含金剛鸚鵡每日食用所需的黏土層,他和另外一位創辦人克爾特(Kurt Holle)在此建立了坦波帕塔研究中心,希望透過私人的保護區進行金剛鸚鵡的研究與保育,並透過引進生態旅遊遊客募集運作經費。但從馬爾多那多前往研究中心長達8小時,必須讓遊客在船上過夜、河邊露營或住宿沿途小木屋,當時有茵菲諾部落族人在坦波帕塔研究中心工作,因此產生公司與部落間合作的契機。但因為茵菲諾部落之前曾遭遇其他旅遊公司欺騙,讓遊客前往部落但公司未付款,因此此次接觸並未成功。
直到1995年茵菲諾部落領袖有了營造生態旅館的想法,雨林探險公司、國際保育(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當地辦公室與部落成員,多次以共識會議以及家戶訪問的方式討論。在1996年時簽訂長達20年的合約,由雨林探險公司負責融資、建造亞馬遜生態旅館,營收利潤60%歸部落,40%歸雨林探險公司,契約期間合作對象僅限雨林探險公司,在20年後旅館所有權歸於部落,部落可選擇繼續合作、自行經營或尋找其他合作者,旅館將會建造於部落保護區,部落亦承諾持續限制保護區內開採行為。
生態旅館的建造儘量不砍伐原生林,每間小屋只有三面牆,一面開放正對雨林,讓遊客能和雨林近距離接觸。自19984月開幕之後,現在已經成為一年超過7000名旅客的知名生態旅館。雨林探險公司有此成功的合作案例後,陸續又和其他部落合作成立生態旅館。
建造的資金來自「秘魯-加拿大基金」共美金35萬元的援助,包含小屋建造與基礎訓練,訓練包含生態旅遊嚮導、船夫、廚師、服務人員或巡守員,其中11萬美金是用借款的方式,因此最初經營的利潤都用於還款,到第4年開始部落才開始分得少數利潤,到2006年累積已有50萬美金,而這些利潤,經過茵菲諾部落內部協調獲得共識,將每年收益的20-25%投注改善部落的基礎公共建設與教育,包含乾淨的飲用水、中學、電腦設備、社會福利、對外連結道路等,其餘的收益則均分給部落中115個家庭。雨林探險公司在每年皆持續進行訓練,並讓亞馬遜民宿中員工工作輪調,讓每位員工都能學習不同領域的工作內容。
生態旅遊的操作需要大量學術相關研究,雨林探險公司也與法蘭克福動物學協會(Frankfurt Zoological Society)、幾所美國大學和國際保育合作研究水獺行為、金剛鸚鵡等。並和國際保育合作進行野生動物監測計畫,研究生態旅遊和狩獵對當地生物的影響,從2005年起,部落成員皆獨立操作野生動物監測並提供資訊給國際保育。另外,社區型的生態旅遊也成為學術研究主題之一,研究者將亞馬遜生態旅館與玻利維亞查拉瀾生態旅館及相關社區類似的案例加以比較,並互相參觀交流。這些研究結果的學術發表,也推動了更多人來此地參與生態旅遊。
部落是透過管理委員會統籌生態旅遊發展事務,由部落居民選出10位代表,每個月在亞馬遜生態旅館與雨林探險公司針對旅館經營及生態旅遊業務進行會議討論。當旅遊業在部落產業的重要性增高時,管理委員會在部落的地位也逐漸升高,委員會成員透過每個月的會議,學習到商業管理和其他新知,也對部落帶來影響力。當雨林探險公司在2005年在他處成立生態旅館時,管理委員會直接爭取修改當年合約中雨林探險公司獨賣行程部分,雨林探險公司同意修改合約,並建議部落先討論出旅遊計畫及部落領土使用計畫共識。
雖然生態旅遊的確為部落帶來好處,但仍有許多發展上的隱憂。部落中大多數居民仍維持傳統農業,並對於學習旅遊服務業和複雜的生物監測沒有興趣,違規捕獵帶來的短期利益對他們來說是增加收入的好機會,因此保育行動仍然面臨危機。管理委員會雖然為部落所選出的代表,但是在面對重要決策時往往逃避責任,又將決策權丟回整個社區居民,造成問題無法解決,卻又無人負責。與雨林探險公司雖已合作多年,但有時仍因缺乏互信問題、費用問題,以及部落間不同族群利益分配問題等而產生衝突。
20年的合約即將在2016年到期,屆時亞馬遜生態民宿,將由茵菲諾族人獨力經營,或是繼續和雨林探險公司續約,或改和其他公司簽約,將會是此生態民宿面臨的重大抉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